2月20日,三桥街办西凹里村罗坤荣等4名多次进京集访的村民在阵阵鞭炮声中,将一面“多元调解,真情为民”的锦旗送到了未央法院三桥法庭王建安庭长手中,68岁的罗坤荣老人还给法庭干警送来了她亲手做的10个包子表示感谢。
三桥街道办事处西凹里村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前,村委会将大部分集体土地对外发包兴办企业。在没有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情况下,原村干部按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底册进行了登记并上报,也没有向村民发放第二轮土地承包证书,罗坤荣等12户村民遂于2003年开始长期到省、市、区集访,要求颁发第二轮土地承包证书。2004年该村429亩土地被国家征用储备,村委会将全部土地收回并统一进行经营。经过区信访局、街办、村组的耐心解释,大部分村民罢访。但罗坤荣、李建利、丁媛媛、潘连成等4户村民仍长期到省上上访,2008年曾三次进京集访,一次个人进京上访,要求颁发第二轮土地承包证书,返还第二轮承包的土地,并给每人赔偿损失和报销高额的上访费用。2009年8月份,未央区信访局、三桥街道办事处将这一上访案件交由三桥法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办公室进行调处。王建安庭长向我院田明慧院长、张效海副院长汇报后,确定了“党政领导,司法引导、多元联动、真情化解”的工作思路,立即在三桥街办党工委领导下,成立了由三桥街办党工委刘宏武书记、张克谦主任、街道人大段晓书主任、区信访局柳萍局长、包村干部张维新、三桥法庭王建安庭长、书记员赵雯组成的七人包案化解小组,确定段晓书主任为包案领导,王建安庭长具体组织实施的化解方案。
三桥法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办公室接到任务后,分五步开展了工作,第一步认真倾听、深入调查、查清事实;第二步座谈听证、锁定要求、耐心释法;第三步书面答复、分清是非、主动下访;第四步换位思考、法理兼顾、提出方案;第五步落实方案、适时回访、多元联动。化解小组成员针对上访人要求重新实施多年前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和给付高额上访费用的要求及时给予了书面答复。王建安庭长和书记员赵雯做好了释法析理工作,对上访人员无理并且根本无法实现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由西凹里村两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后,及时给予了书面答复。为缓解当事人与信访工作人员的对立情绪,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办公室的干警两次前往省委信访处与信访人员座谈,三桥街办领导刘宏武、张克谦、段晓书和区信访局柳萍局长先后七次接待上访人员,探求解决方案,同时对上访人员的要求努力设法解决,针对上访人罗坤荣丈夫10余年因病瘫卧在床的实际困难,主动联系政府一次性给予生活困难救济;根据上访人潘连成、丁媛媛的申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办公室干警先后六次和村干部进行了沟通,将西凹里村一块约2分的闲置土地承包给了潘连成、丁媛媛,并与村委会开发的农贸市场同时建造。
三桥法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办公室干部通过23次同上访人面对面真心换真情的交流,打开了他们的心结,建立了基本的信任,上访人看到干警们为他们真心实意所办的一桩桩实事,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上访人李建利主动要求做其他上访人的思想工作,并协助法庭调解了3件民事纠纷,被聘为法庭个案特邀调解员。春节前夕这四位长期集访的村民主动全部放弃了集访要求,写出了书面罢访承诺书,这一起长达七年的集访案终于妥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