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未央法院:凸显三调联动成效 助力家事审判改革
作者: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 李欣  发布时间:2018-04-18 10:37:20 打印 字号: | |
  2017年以来,未央法院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为契机,借鉴少年审判延伸服务的经验,充分发挥已有的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平台的作用,集司法力量、行政力量、社会力量于一体,在全市法院首创了具有未央特色的“诉前调解 妇联调解 人民调解”三调联动新机制,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审判和多元化解纷并举的家事审判特色之路,打造了未央品牌。

  一是健全机构促合力。做好家事审判工作,党委的领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同时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参与。2017年11月,未央法院与未央区妇联、未央区司法局联合成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内部设立了专门的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室在家事法官的指导和协助下,由各街办、社区的妇联(3-5名)干部轮流参与部分家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案件类型包括离婚纠纷、抚养纠纷、赡养纠纷、扶养纠纷,为高效开展家事审判工作、有效化解家事审判案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简化流程抓效率。该院将《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流程图》展示在诉讼服务中心供群众阅览,一是为了让群众了解家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更好地配合法院工作;二是为了让当事人更清楚审判方式和流程,确保阳光司法。离婚案件只需在诉讼服务中心经专人负责对案件登记后,第一时间分流至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由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主持、家事法官指导,对案件进行调解,调解期限为60日。如调解成功,当事人可选择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协议书,或由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调解期限届满后,如调解仍未成功,则退回立案庭分流至各个庭室进入诉讼程序。

  三是注重指导提素养。未央法院审判委员会专委孙芳玲、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王芋人、审判员李欣曾多次前往驻法院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现场调研,对调解员提出的法律知识的困惑和调解技巧的不足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同时,还积极组织对各街办、社区的妇联干部对常用婚姻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专业技能和调解技巧,为调解员更加专业、高效地化解纠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温情司法弥亲情。平日,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里的当事人络绎不绝,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员都会耐心、细心、热心、真心地为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人民调解员韩晓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韩晓良曾在处理吴某与杨某、刘某与张某的两起离婚纠纷中,用真情感化、用热心温暖了当事人,最终两起案件均调解和好,当事人冒着严寒大雪,特地送来锦旗以示感谢,同时对未央法院建立的“诉前调解 妇联调解 人民调解”机制点赞。

  据悉,该工作室自2017年11月成立以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共受理案件307件,除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或无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的情况外,共参与调解案件227件,已成功调解96件,占收案数的31.27%。其中调解和好30件,占调解成功案件数的31.25%;调解离婚66件,占调解成功案件数的68.75%。不仅从源头上缓解了办案压力,也为当事人搭建了多元化解纠纷的平台,维护了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在省、市法院对未央法院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检查调研中,对该举措均给予了高度肯定。不少当事人称赞道,该举措不仅有效避免了双方对簿公堂的尴尬,更有助于矛盾的缓和,而且调解员均是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基层优秀代表,调解方式和方法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