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未央法院审管办利用“延伸最后一公里贴心服务”的理念和方法,主动司法,真情调解,促使一起因工亡引发赔偿金额高达49万元的劳动争议纠纷达成一致协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赔。
2016年1月6日的早晨,保洁员张某某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死者家属与公司协商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双方产生分歧: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丧葬费、工亡补助共计65万元。而死者所在公司却认为,死者家属已经从肇事车主处获得相应的民事赔偿,工亡补助金应该采取“补差”的原则,只愿意赔偿20万。面对赔偿的巨大差额,双方表示都不愿让步。
主审法官孙亚莉翻阅案卷后,了解到双方在事故发生后,从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到申请仲裁机构仲裁已经整整打了两年多的官司,死者的丈夫一提到死去的妻子就老泪纵横、百般委屈。看着死者家属愤懑、无助的样子,法官决定要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用最快的时间、最妥善的方式来处理这起纠纷。主审法官先走访了死者所在单位,向单位的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工亡法律纠纷“双赔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从履行社会责任、人道主义等情理角度入手对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德育教育。在做了大量工作后,公司同意尽最大能力赔偿。法官又亲自上门安抚死者家属,引导他们不要一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积极面对,重拾生活信心。死者丈夫放下了心中长期的郁结,向法官表示可以体谅公司的难处,只要能尽快解决,可以做适当让步。孙法官当即将死者家属和公司负责人一起约至法院调解,双方最后协商一致:公司一次性给付死者家属49万。
正当孙法官长舒一口气时,家属一方提出,必须当着法官的面一次性支付。公司方面表示,金额过大无法完成现金给付,必须转账。望着眼前这位老实而又木讷的农民因为担心公司不及时履行的恐慌和对法官信任的眼神,孙法官决定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陪同死者家属前往西大街建行支行现场办理银行卡,并提醒开通短信服务功能,同时将账号发送公司方面,要求立即转账。20分钟后,家属的银行卡提醒49万元到账,死者丈夫握着孙法官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我整整跑了两年多的“破烦”事儿,您仅仅用了两个星期就给我解决了,我代表全家感谢未央法院,感谢您!”
法官手记: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用法律的威严来维护正义,还要用当事人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他们心中朴素的正义。虽然案件办的更累,但是延伸服务,能真正的实现案结事了,再累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