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要素审判“创”出亮点 阳光庭审“简”出实效
作者:行政庭 李波 畅筱婧  发布时间:2018-05-17 16:34:21 打印 字号: | |
  5月15日上午9:30时,随着清脆的一声法槌敲响,未央法院首例要素式庭审视频直播拉开帷幕。该案由审判员孙亚莉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李波、助理审判员畅筱婧共同组成合议庭。同时邀请未央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及其他庭室法官观摩。

  被告白某在原告陕西某物资公司从事装卸工作。2016年6月17日在工作期间受伤,后被认定为工伤,伤残等级鉴定为八级。双方因工伤待遇发生争议并申请仲裁,后原告不服仲裁裁决诉至未央法院,请求不支付被告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共计17万余元。主审法官李波认为,该案系一起典型的因工伤赔偿引发的纠纷,争议焦点明确,争议数额较小,遂决定采用要素式庭审模式进行审理。

  庭前,主审法官结合工伤案件的特点及原、被告双方的争议事项制作格式庭审要素表,交由原、被告分别填写。庭审中,对双方无争议的要素直接予以认定,原、被告仅围绕争议要素进行举证、质证,合议庭当庭予以确认并记入笔录。

  庭审结束后,合议庭成员听取了旁听代表的点评。政协委员、维谨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魏艳说:作为律师第一次旁听“要素式审判”,感觉亮点纷呈,避免了传统庭审模式中个别节点的冗长与重复,提高了审判效率,仅用半小时便完成了平时需要近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的庭审。且庭审程序流畅、焦点清晰,合议庭当庭对双方争议事项予以认定,也是法官庭审驾驭能力的一项创新。

  法官说:“要素式审判”采用“庭审要素前移,简化审判程序”的审判方式,庭审程序不再以传统的“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划分阶段,而是按照具体案件相关要素确定。因双方在庭审前均已填写要素表,提升了法官在庭前对案件要素的准确把控性,对庭审的驾驭更为轻松、流畅。庭审时,法官不再主持双方就无争议事项进行举证及辩论,而着重查清双方有争议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且通过对争议问题实行精细化审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实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未央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通过多项措施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要素式审判”就是其中一项强有力的改革措施。通过此项改革措施,既实现了依法高效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又大大缩短了法官办案周期,有利于迅速定纷止争,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实现。
责任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