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未央法院,我才深深体会自己名字的真正含义……”申请人的这句话,让我不禁一愣。“我因为打工受伤、治病,跑了不少路,费了很多力,当我今天领到案件款的那一刻,才感觉好像祥云一般,真和我的名字应景啊!谢谢法院,谢谢法官!”顿时,我和同事们都笑了。
原来,这名申请人在一工地打工时,因未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被砸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包工头、施工单位、承揽单位在支付部分医疗费后,均推诿拒绝支付剩余费用,酿成诉讼。经一审诉讼、二审改判,判决生效后仍未履行,让原本身体残疾、法律知识有限的农民工心力交瘁,无奈之下申请执行。立案后带着“拿着判决书就到法院来要钱”的情绪,总称“我不懂、不举证、就要钱”。每次见到他,我总是替陈元法官捏把汗。因为,无论当事人如何发泄负面情绪,她总是很有耐心地接待,不禁让人心疼几分。
年关将至,石东彦庭长一再强调,要及时通知、迅速查询、规范流程、有力执行,确保涉民生案件权利人尽快兑现权益。而释法析理、因案制宜,也是陈元法官执行案件的一大特点。尽管这起案件的其中一名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且查无财产,另外一个被执行人建筑公司虽有债权但难以实现,加之几乎停业,但她从未放弃,而是紧紧抓住每一个执行线索,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经过多次查找、积极协调,终于使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执行和解,把判决书上的字执行为当事人手中的钱。
小编想说,真金白银的背后,不仅蕴含了千家万户对维持生计的渴求,也饱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聚了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执行路上,不仅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尤其在执行涉民生案件时,更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弱势群体考虑,试想假如我是他们,期盼拿到案件款的心情该有多么的焦虑!只有带着情怀和使命去工作,我们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得以捍卫!
愿法外有情,情怀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