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副书记、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俊一行9人,在陕西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麟,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杜豫苏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未央法院高铁新城人民法庭就基层法庭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未央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社武、未央区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夏社平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来到高铁新城人民法庭,参观了法庭的审判庭和干警办公区域,陈俊主任就法庭的功能布局提出指导意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社武院长谈到,近年来,未央法院在省市法院和区委、区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把法庭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力优化法治布局,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尤其结合案件管辖范围调整,大力激发青年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分配新遴选的法官和招录的法官助理到人民法庭工作,确保人案保持动态平衡,推动“双进”专项工作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法庭工作迈上了新起点。他还就我院在法庭建设中所作的尝试、存在的困难和努力的方向作了汇报。李甦副院长围绕法庭建设标准、职级待遇等方面提出建议。袁辉庭长汇报了法庭建设基本情况。
陈俊主任在听取汇报后,深有感触地说,未央法院在法庭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了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尤其是干警们在攻坚克难中体现出的责任担当、在服务保障辖区经济发展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令人印象深刻。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掌握人民法庭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情况,听取对法庭建设的意见建议。她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人民法庭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站在巩固国家政权建设的高度,高度重视基层法庭建设。二是要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加强类案分析研判,加大调解工作覆盖面,努力使更多的矛盾纠纷止于未诉、化于萌芽。三是希望地方党委按照轻重缓急步骤,立足当前,长远谋划,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法庭规范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杜豫苏副院长谈到,近年来,未央法院面对收案数量持续攀升的压力,落实均衡结案要求,强化审判质效管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线干警克服法庭硬件设施不足的困难,忘我投入工作,作风让人敬佩,成效应予肯定。与会人员还就加强法庭规范化建设作了深入交流。
李社武院长表示,省人大常委会的此次调研指导,既是对我院工作的肯定,也是莫大的鞭策和鼓励。未央法院将以本次调研指导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扎实抓好人民法庭建设,拓展审判工作辐射效应,让人民群众实现诉权更加便捷、实现权益更加及时、感受司法公正高效更加真切。
调研结束后,李社武院长当即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严格按照省人大调研组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对接协调经开管委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舒适便捷的公共司法场所。
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峰,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周耀生,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作咨询专家、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主任窦醒亚,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惠芬、徐煜,一级主任科员刘瑜、刘慧敏、魏同凯;陕西高院民一庭庭长赵学玲,办公室副主任朱蓓蓓,民一庭干部李涛;西安中院民二庭庭长张秦生,民二庭副庭长朱筱滢;全省法院审判专家孙芳玲,未央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红,民三庭副庭长同创,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张晶,高铁新城人民法庭副庭长方圆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