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央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杨怀周法官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原告许某与被告张某系同学关系。张某向许某借款4万元,但却未按约定还款,原告许某诉至未央法院。案件受理后,法官立即与被告张某联系,却发现电话是空号,与原告许某沟通后才得知,张某早已失联,但其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某县公职人员。甘南距西安路途遥远,案件可能需要公告送达。法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114查询到张某单位的电话,联系后得知其已调往某镇工作。法官又通过网络查询到该县政府办公室电话,联系后获得某镇领导电话,其告知张某已回原单位工作。经再次与该单位联系,另一名工作人员称张某请了长期病假,不在单位,但提供了其他联系方式。案件就此发生转折。
电话中,被告张某认可借款的事实,但表示最近经济困难,希望给予一定期限,分三次归还。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双方沟通,最终原告许某也同意调解。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法官决定通过“陕西法院微庭审”平台开庭。但到了约定的开庭时间,被告张某又“失联”了,一直等到当天上午11时30分,他才回复微信消息。
法官决定继续开庭,认证双方身份信息、告知权利义务,双方也达成一致意见,但在调解笔录签字时,又出“岔子”了,被告张某称视频无法退出,找不到笔录。法官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法解决,遂与系统后台客服联系,工作人员通过微信指导被告张某完成签字,法官这才松了一口气。
本案的圆满化解是未央宫人民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实写照。结案路上,不论困难有多大,干警们始终不会放弃,而是用心用情用智用力,设身处地解决好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