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未央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作者:李瑞逢 张晶  发布时间:2021-01-12 16:25:13 打印 字号: | |



1月10日,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上,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作为全省法院“收案大户”,未央法院党组团结和带领全院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和“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政策,树立“让吃苦者吃香、让优秀者优先、让有为者有位”鲜明用人导向,紧盯省市开展的“双进”专项工作,持续推动审判执行工作迈上“未央‘结案精神’、结案‘未央速度’、案件‘未央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这里,不断刷新着“大户不等于低效”的审判业绩。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把年初当作年终干”,近五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55819件,年均增幅24.32%;审执结各类案件152427,年均增幅24.9%。法官人均结案436件,年最多结案2957件。借势“三秦飓风”,执行到位金额410670.87万元,执结全省首例行政没收违法建筑物等一批“骨头案”,“基本解决执行难”和审判管理工作受到最高法院嘉奖,张家堡人民法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这里,不断迸发着“创新创造”的激情活力。刑事审判“三集中”模式被西安市委政法委总结为未央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编录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一书。家事审判改革唱响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主旋律,家事诊疗会制度得到最高法院肯定,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受到全国妇联表彰。以“5+E”、“双轨制”等为代表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模式被《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推广,收录在《全省政法领域优秀改革经验选编》。

这里,不断浓厚着“平安未央”的创建氛围。“沙霸”案入选全市扫黑除恶典型案例,“为100名业主解决房产证纠纷案”等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2019年度西安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件”。立足两个“一站式”建设,在全省法院率先创建“无讼社区”,西北首家“特邀律师调解工作室”“金融类案智审平台”,全市首家“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诉前调解室”等举措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这里,不断涵养着“党旗招展”的干事生态。坚持把支部建在庭上、把党旗飘在岗上、把忠诚刻在心上,广大干警不讲客观、只讲主观,不讲条件、只讲办法,不讲困难、只讲措施,在化解“八年停尸”执行案、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考验面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没有时间去生病”“拄着拐杖来上班”“抱着案卷打点滴”“通宵达旦去执行”“千里奔袭抓老赖”“亲人住院无暇顾”的奋斗赞歌层出不穷。

这里,不断讲述着“向上向善向好”的法治故事。坚持“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导向,以“做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为目标,用心打造“两微一网”,近五年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2235篇,全市首例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案等一批典型案例引起新华社等媒体广泛关注,“公婆不忍耽误儿媳代植物人儿子起诉离婚”“冷战十年的兄弟冰释前嫌”等4起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采编并拍摄成专题片,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在司法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民法院”称号,被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表彰为“司法宣传和通联工作先进单位”。

时光总是向前,奋斗永不停歇。未央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聚焦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各项安排部署,保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的作风,汇聚正能量,扬帆再启航,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