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某在一次卸货时意外身亡, 未央法院依法判决其所在的物流公司承担49.5万元赔偿款,但该公司却逃避执行,玩起了“金蝉脱壳”“躲猫猫”,让痛失“顶梁柱”的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2017年5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承办法官贺诚多方查找发现,被执行人某物流公司注册地址为虚假地址,现下落不明,名下亦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如何让这个困难的家庭尽快实现胜诉权益,成为法官牵挂的事。他多方协调,为这个家庭争取到10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可此时又发现新的难题,因冯某的遗体已停放2年多,费用高达5万余元。得知情况后,法官主动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最终医院减免了4万元费用。
之后,法官始终没有放弃该案的执行,在查询到被执行人工商登记档案后,他察觉到被执行人有未足额缴纳出资的可能性。于是,他又调查了被执行人开户行的银行流水及股东出资等情况,并将公司股东追加为被执行人。经过不懈努力,于2019年11月执行回5万元,因股东名下再无可供执行财产,再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法官依然没有放弃,积极与双方协调,近日,其中一名股东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一次性支付申请人16.9万元,案件顺利执结。
事故无情,人间有爱。每一起执行案件的背后,都凝结着法官的不懈努力,为了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让诉讼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情,他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