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巧借客服化解网购纠纷
作者:速裁审判庭 杨晏 李雨菲  发布时间:2021-03-01 11:32:24 打印 字号: | |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老百姓消费的主流选择,但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近日,未央法院速裁审判庭在审理一起因网购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巧借客服完成送达,最终圆满化解纠纷。

2021年1月,爱美的张女士在淘宝某网店看到一款自称“无糖低碳”的减肥代餐饮品,商品详情介绍中的“体重自由”令她非常心动。因该介绍并未提及营养成分,她便向商家客服咨询,客服向她发送了商品成分表图片,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随后,她便订购了该款商品。

几天后,满怀期待的张女士拆开快递,但当她看到商品包装上的成分表时,就发现了“异样”。收到的代餐饮品成分与客服发送的明显不一致,碳水化合物含量为原来的22倍。她赶紧与商家联系,但商家却告诉她收到的是“改良款”,并称“忘记更换商品详情”。在张女士再三追问下,商家又以客服“发错了图片”为由推脱。商家的一系列“甩锅”行为令张女士气愤不已,遂申请退货,并要求3倍赔偿,但却遭到拒绝。于是,她诉至未央法院。

案件流转至速裁审判庭,因被告没有实体店铺,注册地又远在厦门,如何送达法律文书成为难题。在刘晓国法官指导下,法官助理李雨菲多次通过电话、短信与被告联系,但都没有结果。考虑到被告是一家经营网络购物的商贸公司,法官助理便通过该网店客服与被告联系,并送达了诉状,告知其尽快应诉。与此同时,她又与淘宝交易平台的人工客服联系,该客服表示将通过平台向商家转告涉诉相关事项。

次日,被告公司负责人主动与法院联系。在电话中,法官助理耐心讲解《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告知他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店也要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被告向原告诚恳道歉,退还货款并进行3倍赔偿,原告撤回起诉。

速裁审判庭将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涉互联网消费纠纷案件审判力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司法智慧与力量。

【法官说法】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全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所彰显的平等、诚信、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诚者,天之道也。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经济时代,各交易主体都要学好用好《民法典》,严守契约精神,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消费无忧”。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