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话俗话“为了一口气,卖了二亩地”,是讲老百姓为了出心中一口气而不惜代价的心态。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争口气”成为许多诉讼案件的成因。近日,未央法院速裁审判庭巧用“六尺巷”典故,成功调解了一起“争口气”的官司。
2017年5月,赵某经朋友介绍,向孙某订购了一批橱柜、床、电视柜等家具。孙某遂根据赵某要求进行设计,并经其确认后下单、发货并完成安装,但赵某在验收时却“脸色大变”。原来,安装效果与其预期的不太一样,且部分家具的尺寸影响使用。协商处理过程中,由于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赵某一气之下便扣除了尾款。
本是小事,但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互不相让,一争就是三年,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积怨却越结越深。2021年2月,“气不过”的孙某诉至未央法院,要求赵某支付尾款4500元。
在刘晓国法官的指导下,法官助理杨晏迅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通过翻阅案卷和向当事人询问后,找到了问题症结,那就是解开双方的心结、化解心中的怨气。
于是,法官助理运用“六尺巷”的典故,向双方释法明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当事人心态平和了很多,心中的怨气也得到了疏解。见双方态度有所松动,法官助理进一步分析利弊,耐心劝导,最终,双方解开了心里的疙瘩,赵某当场向孙某支付了4000元尾款,双方握手言和。
“我这块心病终于治愈了,本来已经准备委托律师和他‘耗’到底,没想到未央法院两天就帮我们解决了,更没想到原来放下心里的执念,于己于人都好,谢谢你们!”拿到尾款后,孙某感慨道。
【法官寄语】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礼让谦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发生纠纷,尽可能换位思考,互谅互让,依法维权,避免矛盾冲突升级。让我们携起手来,推动形成谦和礼让、文明有序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