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开门纳谏听民声·法企同心谋发展
作者:张晶 韩霞  发布时间:2021-03-17 11:22:41 打印 字号: | |

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驻地企业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保障,3月15日下午,未央法院以开门纳谏、广泛问计的方式,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党组书记、院长李社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克域通报未央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中小企业协会等19家特邀企业代表参加。



“通过涉诉案件,公正、亲民是未央法官给我的最大感受,你们做到了人民法院为人民。”“全国优秀法院实至名归,感谢你们为未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希望法院通过商会等组织,延伸审判职能,通过送法进企业,推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希望法院慎重采用查封、冻结、扣押等执行强制措施,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19位企业家既有国有企业代表,也有民营企业代表,还有行业协会代表。大家激发各自企业活力出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就法院如何发挥好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出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提出意见。



李社武院长首先回顾了未央法院近年来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他谈到,作为全省法院的“收案大户”,未央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指示,稳妥化解拆迁安置等纠纷,推出一系列纾困惠企的司法措施,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哪里,司法服务和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就各位企业家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攻坚克难、推动未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充分肯定。

李社武院长以“弘扬企业家奉献精神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开门纳谏的诚意开展队伍教育整顿 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为题,讲了三点意见。

一是要以更“高”的站位,奋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他谈到,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要加强刑事司法保护,聚焦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借势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高水平平安未央建设,让企业家财产更加安全、权利更有保障加强民商事司法保护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服务保障市区“十项重点工作”和迎“十四运”等中心工作。要灵活执行保全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一以贯之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要把诚信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着力营造褒扬守法的诚信经营环境。

二是要以更“优”的品质,用心打造精准化诉服体系。他谈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家创业兴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持续推动诉源治理深化“两个一站式”建设和“无讼社区”创建,不断健全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更多矛盾纠纷止于未诉、化于萌芽。持续增进沟通交流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使诚信经营、尊重产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观念深入人心。持续打造过硬队伍,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队伍。

三是要以更“诚”的姿态,大力弘扬企业家奉献精神。他谈到,一个地方的活力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取决于企业家的精神。希望企业有宽广的视野格局拿出做“百年老店”的雄心壮志,把企业发展同区域实力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目标瞄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一流水平,带领企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有诚信的优秀品质,把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作为重要意识规范,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领企业提升“软实力”“硬实力”。有持续的奉献精神不仅把社会作为施展才华的舞台,还要把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人生追求,做一名得到社会认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未央法院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大的法治力量,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为未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未央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席连永明,未央区政府办副主任、营商办副主任应征;未央法院党组成员、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组长石东彦,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孙亚莉,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红,政治部副主任李瑞逢,立案庭庭长白剑,速裁审判庭庭长郭丽华,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宗晓嵘,民事审判二庭负责人相帆,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张晶参加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