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同志,大老远的让你们又跑了一趟,我想通了,同意解散公司。”76岁高龄的杨某一边动情地说着,一边在法院干警和65岁老伴王某的搀扶下从床上侧起身,在调解笔录上签了名。近日,未央法院韩霞法官和书记员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调解了一起公司解散纠纷。
原告赵某、孟某诉称,2018年其与第三人杨某、王某共同设立了被告西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生物药研发等,因公司经营困难且两名第三人拒绝出席股东会,导致无法通过股权转让、减资、分立等途径解决困境,故诉至未央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法官第一时间与双方联系了解公司目前经营情况,但第三人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开庭传票邮单亦被退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法官添加了第三人王某的微信,终于取得联系,但其情绪比较激动,其向法官阐述和丈夫杨某及原告设立公司的来龙去脉,称解散公司是原告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加之第三人杨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无法来法院,也不愿出面解决问题。案件送达一度陷入僵局,经沟通协调,法官决定前往第三人住所进行送达。
来到第三人家中,法官发现杨某因生病卧床不起,王某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且二人年龄较大,对处理涉案纠纷均比较排斥。法官说明来意后,耐心向二人释法明理,告知其要按时参加庭审,通过法院解决矛盾,如不方便可委托亲属或律师参加诉讼。最终二人均表示同意通过法院来解决纠纷。
开庭当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王某来到法院,法官耐心听取当事人对解散公司的意见和想法,缓和他们的情绪,并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沟通,最终各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解散公司。但因第三人杨某未到庭,亦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法官决定再次前往其住处,耐心解释公司成立、经营、解散的法律规定,最终杨某也表示理解并在调解笔录上签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央法院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畅通司法便民渠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