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未央法院杨怀周法官2天调解了5起纠纷,受到当事人点赞。
2019年12月6日,赵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吴某借款10万元,后因未按期还款,吴某诉至未央法院。庭审当天,赵某未到庭。法官通过微庭审平台组织双方调解,释明法律规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赵某表示将如约履行。
杨某与任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因双方对停运损失未达成一致,任某诉至未央法院。案件受理后,杨某消极应对诉讼,认为已购买保险,应当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法官多次通过电话与其沟通,耐心做调解工作,最终,杨某主动向任某支付了赔偿款。
李某与姚某因民间借贷产生纠纷,李某对借款事实无异议,表示愿意还款,但希望可以分期支付。姚某称李某还拖欠货款未支付,若能先支付货款,则同意分期偿还借款。为“一揽子”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官耐心与双方沟通,厘清法律关系,最终,双方就支付货款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姚某也同意李某分期偿还借款。
次日上午,法官通过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化解了2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许某向生意伙伴付某借款1万元后即“人间蒸发”,亲戚朋友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无奈之下,付某诉至未央法院。法官通过集约送达平台的失联修复技术,查找到许某的手机号。付某当庭拨通许某的电话,并向其转达亲戚朋友的担忧。后法官通过微庭审平台组织调解,双方就还款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许某亲友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朱某向张某借款2万元,因没有按时还款,张某诉至未央法院。因无法联系到朱某,法官通过集约送达平台向其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在法官努力沟通协调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开展调解工作,不仅要定分止争,还要寓教于调,在化解纠纷的同时,注重修复当事人之间的亲情、友情、邻里等社会关系,通过效率与温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