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5000万元,5小时,国企民企都笑了
作者:民二庭 石校飞  发布时间:2022-03-11 16:31:00 打印 字号: | |

国企、民企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法妥善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的应有之义。近日,未央法院韩霞法官当庭调解了4起民企与国企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涉案标的达5000余万元。

被告某建筑公司系一家国企。从2019年起,因承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需要,从原告陕西某商贸有限公司(民企)处采购钢材等货物,并签订了《物资买卖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了明确约定。原告依约履行了供货义务,累计金额达8000余万元,但被告仅支付了部分货款,原告诉至未央法院,要求支付剩余货款及逾期利息。

案件受理后,法官通过电话与双方沟通。经了解,受疫情影响,双方无法进行对账。因案件标的较大,为确保庭审顺利进行,法官要求双方及时提交证据,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庭审中,双方均表示愿意调解,但对欠付金额、期限及利息等存在分歧。被告表示,并非故意拖延付款,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较为困难。

经了解,双方有着多年良好的合作基础。为妥善化解纠纷,法官通过“背对背”的方式与双方沟通,从法理、事理、情理等角度入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共克时艰。经过5个小时的沟通,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于2023年2月28日前,分12期向原告支付剩余货款及利息共计5000余万元。

“5000万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感谢法官及时保障了我们的权益。”“法官充分考虑了国企面临的困难,谢谢你们。”当事人纷纷向法官表示感谢。

【编后语】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替代性纠纷解决(仲裁/调解)是评估的具体指标之一,买卖合同纠纷则是重点评估案件类型。高效率、低成本化解纠纷,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要求。

未央法院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灵活采用多种审理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既帮助守约方及时实现债权、回笼资金,也为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留足复工复产的必要的时间,以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