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高院通报了全省第二批25个“示范法庭”和122个“达标法庭”评定结果。其中,未央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被评为全省“示范法庭”,高铁新城人民法庭和张家堡人民法庭被评为“达标法庭”。
今年以来,未央法院高度重视人民法庭“两化”建设,始终坚持强基导向,牢牢把握“三个服务”功能定位和“三个便于”工作原则,认真落实省市法院安排部署,围绕“突出城区法庭特色”要求,聚力“六个院”建设目标,认真落实“1863”工作法,克服重重困难,加强上下协调,多次和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特区协调办公场所,并在优化法庭布局、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拿出硬招实招,通过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压紧压实责任链条,集中财力、物力对法庭用房、院落等进行改造和修缮,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打造文化长廊,设立党建活动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开展全员读书、专题阅读、理论研讨等,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能力。
5个人民法庭立足辖区工作实际,认真履职尽责,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无讼社区”创建为目标,积极开展诉源治理,扎实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未央宫法庭常态化开展“党员法官进社区”活动,高铁新城法庭根据纠纷类别设立巡回审判点,张家堡法庭在联合社区组建了微信学习“小课堂”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大明宫法庭打造“半小时纠纷化解圈”,汉城法庭与社区建立调解组织联动机制,“旅游途中死亡谁之过”“超市买菜摔伤谁负责”等一批典型案例,分别受到人民法院报、陕西电视台、西部法制报、华商报等媒体关注。
今后,未央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抓住人民法庭“两化”建设机遇,对标先进,深查短板,强补弱项,切实提升保障水平,认真履行审判职能,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纠纷化解合力,不断推进全省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