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一案一群一站通 化身解纷“轻骑兵”
作者:未央宫人民法庭 周莹  发布时间:2022-10-17 16:25:13 打印 字号: | |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切实提升诉讼服务效能,未央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立足“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探索出方便群众诉讼的“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让法官化身解纷“轻骑兵”,实现矛盾纠纷高质效、一站式化解。

指尖应诉·沟通更便捷

“案件微信群太方便了,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身在南京的被告感慨地说。

原告某工程队与被告某有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诉至未央法院,原告认为被告延迟结算的行为构成违约,给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故除工程款外,还应支付违约金和利息。被告应诉后认可案件事实,但不认可原告关于案款金额、利息和违约金的主张,双方争执不下。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普遍存在标的额较大、法律关系复杂、证据繁多的审理难点,且双方对于工程量和价款难以达成一致。因此,在审理中需要反复释明流程,认真审查核对证据。

“如果将举证、质证和对账流程全部放在庭审中进行,不仅会让审理周期变长,更会让身处南京的被告增加诉讼成本。一案一群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承办法官李想说。

该案自6月14日开庭当日建群,直至双方服判息诉结案,原被告不仅多次在群内沟通证据及质证意见,还完成了案款对账、提交答辩状、庭前调解等流程。“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通过指尖应诉,便捷沟通,让当事人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掌上服务·释法更及时

“调解是双方重新达成的信任,一诺千金,希望被告公司按时履行义务,塑造良好诚信企业形象。”在案件微信群内,杨金翠法官再次强调。

2019年,原告陈某购买了被告某公司商品房一套,按合同约定,本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交付的房屋,却一拖再拖,直至起诉仍未能交付。案件受理后,法官邀请原被告进入案件交流群,并积极沟通,主持调解。在充分的释法明理和耐心的劝解下,双方达成调解,被告承诺退还原告购房款,原告也同意给予被告一定的宽限期。双方在微信群内约定好地址后,次日到达现场签订了调解书。

“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以便捷的微信操作为基础,让沟通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法官可以及时倾听当事人心声、回应当事人需求。与此同时,微信群聊这种更贴近当事人日常生活的沟通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紧张对立情绪,通过聊天替代说教,案件群化身为普法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线上阵地。

云端督促·协执更高效

“本来以为调解完案子就结束了,没想到法官还会在群里叮嘱对方履行,真是太好了。”原告称赞道。

2019年,被告黄某向原告某汽车公司借款6150元,用于购买货车,双方约定三个月内归还欠款便不计算利息、违约金,如超期未还,则需支付1000元违约金并按月计收2%利息。后经多次催要,被告仅归还了700元,原告诉至法院。王峥伟法官第一时间联系被告,起初其不接电话,也没有具体地址,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但法官并没有气馁,通过多方联系,最终添加了被告的微信。法官与原被告组建了案件微信群,积极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被告分三期向原告偿还本息共计6000元。调解结束,线上送达调解书后,法官在群内督促被告按时履行,并表示待履行完毕后再解散该群。

“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通过云端“陪伴式”服务和审执一体理念,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增强了保障,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同时,全流程云端操作,一站通统一办理,更加流畅、简化的流程,也有助于法官轻装上阵,高效解纷。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