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这里可以进行司法确认,请问一下具体流程……”11月3日午休时间,一通电话让安静的未央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恢复了工作状态,也成为一起工亡赔偿纠纷快速化解的起点。
2022年3月20日,保洁员路某在工作时被苏某驾驶的汽车撞倒,送往医院后,经诊断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身各器官脏器受累严重。4月7日,经抢救无效去世。路某的妻子郭某及两个儿子在处理完与苏某之间的纠纷后,向路某生前工作的某环境公司主张赔偿,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我在电视上看到未央宫法庭可以进行司法确认,且不收费,我们可以试试。”代理律师与郭某商量着。随后,律师通过电话详细咨询了司法确认申请流程,并在法官助理的指导下准备好相关资料,次日一早便来到法庭。
面对急切的当事人,郭丽华庭长详细了解案情后,第一时间将案件分流至“诺千金”调解室,并安排杨金翠法官团队全流程指导对接,确保纠纷高质效化解。上午,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深度调解,以朴素接地气的“大白话”,通过情理感化和法律层面条分缕析,疏通当事人心结,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下午,法官团队耐心指导双方完成了司法确认。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比电视新闻上报道的还要好、还要快。”郭某委托代理人向法庭送来锦旗。
未央宫人民法庭始终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纠纷高效化解,通过设立群众家门口的说理处“诺千金”调解室,打造多元主体强保障的“三层多元”解纷圈,用好智慧便捷易操作的“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创新优化诉前调解“同心圆”“一案一群一站通”“审执一体”等工作模式机制,形成了全方位互联互通、全流程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纠纷化解体系,以更低的诉讼成本、更暖心的司法服务,畅通进一扇门解百姓事的便捷司法“快车道”。
积跬步,致千里。下一步,未央宫人民法庭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常抓不懈用好现有平台举措,久久为功做好每件群众“小事”,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每个环节倾心倾力,将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风貌落到工作实处、映入群众心里。
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教授:让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是人民法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未央宫法庭为调解案件完成司法确认,是日常工作的一件小事,却是百姓心头的一件大事。我们要时刻恪守为民初心,把工作做细做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新需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