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坚持党建引领,悉心描绘未央宫法庭的四季画卷
作者:未央宫人民法庭 栾帅  发布时间:2022-11-15 09:49:28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未央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着力推动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有机融合。未央宫法庭党支部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为抓手,以支部“行方远”品牌创建为依托,在“汉皇帝业”“捷书先奏”的未央宫遗址上谱写出“端本清源”“行方远”的四季赞歌。

党建引航,“一条心”“一股绳”,耕种“春之基”

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靠的是舵手领航和不竭动力。法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抓好常态化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阵地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筑牢信念基石,对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先学一步、先想一步、先做一步。

走进法庭,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是开展日常学习及支部活动的地方。在这里,法庭紧跟理论重点和热点,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交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踏寻红色足迹 砥砺奋进征程”“望来路 踏新程 做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承人”,在多彩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干警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旧址、读红书、唱红歌,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和庄严的党性修养淬炼;在邑红军过境纪念馆、陕西法院人民司法传统教育基地实地开展别具特色的支部书记讲党课中,干警坚定了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做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承人和马锡五式好法官的信念;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干警在集中学习之外还自发组织了“奋进新征程,二十大精神读书会”,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馨香整洁的图书室内,规范整齐的支部党建资料、丰富多样的党建党史书籍,为共建书香法庭和学习型党支部提供无限动能,干警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诉源治理,“一厘米”“一分钟”,绽放“夏之花”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法院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法庭党建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

为此,法庭时刻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切实发挥好司法为民前沿阵地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法庭探索出“同心圆”诉前调解新模式,聚焦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两方面,不仅将辖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进行整合连线,还对调解力量进行了扩充,激发解纷内生动力,推动诉前调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形成源头化解+合力解纷+理论指导相结合的“三层多元”解纷圈。通过在辖区韩家湾社区设立“诺千金”调解室,将“韩家湾小区工作站”聘为特邀调解组织,7名楼栋长聘为特邀调解员,让社区网格、小区工作站、楼栋长这些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变身为群众家门口最基层的治理力量,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有效化解社区“大事小情”;特邀调解员驻庭,打造出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特邀调解员组成的“1+3”法官团队,实行团队内部繁简分流,60%的简案由法官助理带领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速裁”,40%的繁案由法官带领书记员采用“精审模式”,驻庭特邀调解员既是促调促履的“加速器”,也成为团队协作的“和事佬”。在案件审理全流程,架起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案件审理质效从根源得到提升;法庭还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实践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聘请全国人民调解专家汪世荣等著名学者为特邀调解员,对法庭调解工作进行学术指导、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专家调解员成为专业解纷的“智多星”,助力促调解纷。

身背国徽,冒雨踩泥,路再远,也要将公平正义送到群众家门口;“丝路之翼”云上审判,让“天堑变通途”,为群众“零距离”提供法律服务;“面对面”释法析理、“心贴心”协助履行,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一桩桩、一件件新模式新举措让法庭在诉源治理的“快车道”上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创新机制,“一站式”“一庭通”,收获“秋之实”

“叮咚!”微信群里又传来了新消息,法官在微信群里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交流,叮嘱被告按期履行,这是法庭“一案一群一站通”工作模式中的常态,法官化身解纷“轻骑兵”,在案件微信群里进行庭前调解、释法明理、督促履执,指尖应诉让沟通更便捷,掌上服务让释法更及时,云端督促让协执更高效,案件群也化身为普法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线上阵地。全流程云端操作,一站通办,“陪伴式”服务和审执一体理念,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增强了保障,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一站式”司法确认、“一站式”调解促执等举措的出现,是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打造办案“闭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整合诉讼服务功能,优化诉讼服务流程,持续优化“一站式”诉讼服务的体现,加速推动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人民法庭落地生根。审执一体、化零为整,打通了案件流程性环节壁垒,在审判时为执行做好了铺垫,集中展现人民法官一线办案、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独特优势,把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理念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实现案件全流程“一庭通”,使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司法服务和高效的法治保障,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铁纪铁军,“一把尺”“一身正”,守护“冬之严”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就要从队伍建设入手,锻造一支心系人民,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铁军队伍。

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融入到平时工作基础上,抓实、力行,不断提高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正风肃纪,坚持以纪律作风为突破口,在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活动中,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干部作风抓起,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督促干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进行自查整改,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防止“病以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务实重行,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于实处用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听党指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干警闻令而动,按照统一安排部署,不提条件、不讲困难,第一时间下沉社区点位卡口,坚持守护在社区防疫第一线;院校联动,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围绕枫桥式法庭创建工作开展业务培训,落实强基导向,提升业务水平。凡此种种,让未央宫人民法庭干警以一流的组织管理、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精神风貌,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线。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这是未央宫人民法庭党支部每名干警的心声,他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责任扛在肩头,用奋斗书写忠诚担当,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坚定信念、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不竭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