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物业是社区服务的“第一窗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
为助力提升辖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优化群众居住环境,构建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格局,未央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将物业服务纠纷“源头化解+速裁快审”作为“先手棋”和“突破口”,推动物业管理服务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做实基层治理、做精网格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机制·探索基层治理之“方”
停车难不难、下水道堵不堵、楼道干不干净、电梯是否能正常运行……这些看似物业服务中的“小问题”,却是关系基层治理和群众福祉的“大民生”。
为依法妥善化解物业服务纠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未央法院成立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速裁工作专班”,按照“受诉即办、未诉先办”的工作模式,打通绿色速裁通道,由速裁审判团队开展诉前调解、优先调解、优先立案、即时移送执行等工作,最大限度缩短纠纷化解周期,力争裁出速度、简出高效。
2023年5月,某回迁安置小区的物业公司拟将35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诉至未央法院,专班速裁审判团队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前,通过上门走访、逐个击破等方式,多次组织业主、物业公司调解,以案件调解为契机,架起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沟通桥梁,最终促成80%的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成功将绝大部分“群体性”纠纷“过滤”在诉前,剩余20%未达成调解的案件,由专门的速裁审判团队进行集约化、高效化、专业化审理。
兜底摸排·把准源头解纷之“脉”
该批案件收案后,专班速裁审判团队深入涉案小区栋楼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居民意见、诉求和生活需求进行起底、摸排、统计,与社区书记、物业公司、业主代表面对面座谈,对涉物业投诉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矛盾产生根源和潜在纠纷数量,为后续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底盘和数据支撑。
围绕梳理出来的物业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不高、未公示公共受益等问题,专班速裁审判团队通过早介入、全程督、跟踪查等方式,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意识,为促进已发矛盾源头化解、防范潜在纠纷衍生、解决群众生活难题厘清思路、奠定基础,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对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满意度。
共建共治·托起民生保障之“底”
针对业主需要协调解决的难点问题,未央法院突出“共建共治共享”鲜明导向,联合社区探索物业联席会议、业主恳谈会等协商议事机制,搭建社区、物业、业主三方沟通协调“连心桥”,将潜在矛盾纠纷化解、物业服务监督、公共受益使用等事项纳入协调范畴,协调解决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公共收益等民生实事。
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专班速裁审判团队深入小区院落、居民家中开展法治宣传,以群众们“听得清”“想得明”的方式讲解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以案释法诠释规则之治,引导广大居民、物业从业人员不断强化物权意识、环境意识、消费意识、参与意识,引导业主们理性合法维权。
安居才能乐业。当在外奔波一天的人们踏进小区,便回归“业主”这一身份,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化解的好不好事关群众居住体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
今后,未央法院将立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持续推动解纷力量下沉社区、服务网格、融入群众,携手破解物业服务难题,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大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合力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切实打通基层治理 “最后一米”。